2006 / 02 / 18 (星期六) 【中時電子報 】
何英煒多位網路界人士表示,近來搜尋引擎大廠Google在內的多家美國網路大廠,在中國大陸面臨網路管制及配合內容檢查一事,突顯出兩岸網路環境及自由度大不同,台灣市場小而美,網路環境成熟,中國市場大卻存在著許多問題和門檻。在中國大陸遇到挫折和挑戰,將會促使網路大廠重新思考是否調整兩岸布局的步伐。
網路大廠Google進軍大中華市場的策略,最初是要將主要的研發重心放在中國大陸,利用當地的人才資源,而台灣方面初期依賴代理商銷售產品,今年才正式進軍台灣。
但事實上,Google對於台灣市場布局愈來愈多元,包括資料中心的成立、業務辦公室的啟用,以及來台灣成立研發實驗室。
業界相關人士分析,中國大陸市場大,但是對網路公司來說限制仍多,日前Google、雅虎、微軟(網站、商品)及思科等大廠在美國國會的聽證會上,遭到各方遣責為追求利益配合大陸官方進行網路檢查制度。這也說明了,網路大廠面臨在中國大陸進退兩難的窘境。
反觀台灣市場,雖然市場小,但是各方面環境相對成熟,尤其網際網路(新聞、網站)的相關事業,不只是技術層次的議題,還攸關於文化及社會情勢的發展。在此情況下,台灣的投資環境相對有其優勢,對於Google在台灣成立研發實驗室的計畫,業界人士認為這是意料中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