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四, 8月 18, 2005

男性上班族 淪為五慘階級

【聯合新聞網 記者游淑綺/報導】
台灣男性上班族,除了照顧父母下半輩子的生活外,已婚者還要負責一家大小的開銷,使得他們的壓力遠比女性大,而且容易在飲食與生活習慣上出現失序的現象,身為男人該怎麼補身?可是一門不容忽視的學問。

一項針對台灣男性上班族的身心調查發現,高達53%的受訪者自覺身體不健康,也有4成男性擔心自己的健康問題,不過擔心歸擔心,男性真正為維護健康而付出努力的比例,還真是少得可憐。

第1慘~ 經濟壓力大

調查結果顯示,台灣男性上班族並不幸福,而且生活品質已淪為「5慘」階級。第一慘就是「經濟壓力大」的問題,55.3%的男性上班族認為經濟壓力讓他們喘不過氣,成了生活上最主要的壓力來源,有趣的是他們處理壓力的方式相當不健康, 23%的男性以睡覺舒壓、12%的人不知道該如何釋放壓力,此外,也有11%的人對壓力視而不見。

第2慘~工時過長

第2慘的就是「工時過長」問題,扣除交通通勤時間,台灣男性平均工時9個半小時,生活中除了上班,大概就只剩下睡覺了,過長的工時也讓他們的休閒生活既呆板又無趣,高達73%的人選擇看電視當興趣。

第3慘~沒空休閒

此外,31%的人沒事也只會上上網,甚至22%的男人竟把加班當興趣,既「沒有時間休閒,又不正視休閒活動的重要性」,正是台灣男性上班族的第3件慘事。

第4慘~運動不足

上班、睡覺佔據多餘的時間,「運動不足」成了台灣男性上班族的第4件慘事,根據調查發現,男性們每天平均運動時間不到1小時,61%的人甚至沒有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,多數受訪者都認為,上班花腦筋處理公事就讓他們覺得十分疲倦,根本沒有體力再運動,還不如在家倒頭呼呼大睡。

第5慘~營養失衡

男性上班族工作繁忙,對吃更是不講究營養,而「營養攝取失衡」成了他們的第5件慘事,50%的男性三餐不定時,8.5%的人甚至不正常吃三餐,25%的人不會每天吃蔬菜水果,甚至有12%的人根本就很少吃這些健康的食物,過著5慘的生活,看到這些現狀,台灣男人的健康更讓人擔心。

退休DIY》老有所終 理財規劃須趁早


■ 劉凱平

人在退休後的垂暮之年能衣食健康無虞,有人噓寒問暖地照顧自己生活起居,無疑應該是人生最幸福的境遇。中國傳統文化中就認為「老有所終」是理想國的重要里程碑之一。禮運大同篇將理想的人生分成三個階段分別是:老有所終、壯有所用、少有所長,老有所終在三者的順序中是最優先的,可見在不同人生階段要能扮演好不同的角色,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很高的理想,而其中「老有所終」對絕大多數人來講更是一項高難度的挑戰。

隨著時代進步,老有所終這項挑戰對許多現代人而言只是更加嚴峻。現代人在醫藥發達、衛生改進、社會福利增加的幫助下,平均年壽已經大幅增加。今天屆齡退休的人,退休生涯平均都在20年以上,幾乎等於自己進入社會開始工作前的年歲,這種情況是50年前所無法想像的。更嚴重的是,人均年壽增加的趨勢在晚婚、少子化的社會變遷衝擊下還在不停繼續增加。目前歐盟國家百歲人瑞是以每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在增加,而 目前25歲的女性,估計將有一半的人日後會成為百歲人瑞。我們文化中原本認為是美好的長壽,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實現,以後竟然成為許多現代人的威脅,真是造化弄人。

在今天這個時代,理想的老有所終應該是在退休後20多年生涯中,能夠輕鬆的維持自己退休前的生活水平。這樣一個看來很普通的人生目的,最大的挑戰就在於退休後一般的人已經沒有收入,或是收入大減,在收入降低的情況下,要能維持退休前得生活水平,同時還要兼顧到年老,勢必增加的醫療保健費用,如果退休前沒有長足完善的理財規劃,談何容易。

今年7月實施的新制勞退基金能夠發揮多大的所得替代率,因為計算假設不同目前大家是眾說紛紜,對仍在工作的人特別是屬於中低收入的勞工朋友來說,更要提醒自己不宜過度樂觀倚賴新制勞退基金在自己20多年退休生涯中能發揮維持生活水平的功能,因為會影響新制的勞退基金所得替代率高低的變數太多,讓我們不宜抱持樂觀的態度。換言之,大家不宜也不能單靠新制的勞退基金,讓自己可以享受老有所終的理想。

現代化的老有所終,有兩個層次的概念值得注意。首先是今天的老有所終早已經不是人退休後就要去見上帝了,或是退休後就沒有活力健康了。事實正好相反,現在一般人退休後不但身體還很硬朗,而且平均至少還有20多年人生最寶貴的歲月在等待自己去體驗。其次是,每一個人退休後的20多年歲月是彩色還是黑白,完全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,差別點就在退休生涯的理財規劃是否在退休前已經作好理財規劃,愈早作好退休理財規劃的人,退休生涯就愈多采多姿,人生就愈快樂,傳統老有所終的理想就能輕鬆實現。

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網站:http://www.fpat.org.tw/

(作者是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秘書長)

【2005/08/08 經濟日報】